目前分類:常見文字辨誤 (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圓讀為khoo 

 

isil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、我認為目前的「漢語系」諸方言,是架構在「漢字」下所衍生的語言。無漢字,無漢語。漢字本身創造了一個大一統的語系。
二、對今日漢語諸方言,混合多方語源的。至少包括「阿爾泰」、「漢藏語系」、「南島」,它就是個混血兒。討論比例我沒興趣,我持波浪論。真要論起來,我認為漢越同源,與南亞語系有關,努力將二者分家是無意義的。

isil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販夫走卒知之甚詳,語言學家迭迭忘記:先有語言才有文字,有了文字方有正音,用音表情是語言的核心。古人用字很少,現代用字,大部分是漢唐以後忽然爆大量產生的,現在漢字百分之六十以上為形聲字。形聲字本身沒有什麼直接的意義,象形,指事,會意三書才有。那為什麼古人需要大量造字呢?

  一、漢語常在同一個音,作清濁、詞尾變化(如k,m,n,t等,之後轉變為音調),作為不同情境的表示法。當原始意義開始分化後,原來的漢字就不夠用了,所以需要大量造字來表音和表意。
    例「加」:如「加害」「加菜」都是原始意思,指施添也。,「加我害」(論語有這種文法)轉寫為「給我害」。我加你,我暨你,我及你,轉寫為「我佮你」。買菜頭加二支蔥(附隨,有人寫佮)。「加菜」的原始意義則沒有再造字。從這裡你看到了幾種聲調,幾種清濁,又造出了幾個字?

  二、漢字一多,使得後人要認識的字數基礎變多,多到沒有人想要去問,那古人怎麼寫?使得漢字幾乎被鎖定在一字一義,一字一音,一音一義的框架下。很多人找不到字,就是因為無法接受他所認識的字其實是簡化分化過的。像「加」、「載」的變化字那麼多,你每個都會用嗎?
  三、最後,要記的字太多,使得有能力探究古源的人太少。最後形音義脫節,就找不到了。如「采」,上古時代的採集生活天天在用,現在幾個人知道他的本意有「尋找」的意思?我在找字的過程,也曾愈找心愈虛,不是因為字找不到,是實在上古用字和現在人的用字情感差別很大,本字或許只有一個,但「正字」不是只有一種。比如九曲區屈久踞,九是比較適合作彎腰解的,可是用字情感上,可能曲和屈比較適合現代人。當然,這是以已找到多個版本的延申問題,沒找到以前都是白講。

  現在學院一些「半桶師」,有一種很恐怖方式,用中古韻書音去找字。然後只要音調(還不是聲母韻母尾音)略有不同,就直接否定備選字,眼光十分狹隘。(最典型的是「河洛」一詞被直接幹掉,我雖然不贊同河洛的穿鑿附會,但更不贊成在原來已經混亂的用字中再造新字如「貉獠」,連聲韻派大家洪惟仁先生自已多次認其不雅而多次修改,如果正確又何必改?這詞另有專文討論。)這存在超越的因果歷程。一字多音才是常態(許成章,吳守禮,陳冠學幾位先生都有相同看法)。所以,我的找字策略是,是聚焦在唐詩和詩經上,特別是在詩經的用法。理由是
  一、論者有云,河洛話是唐朝的普通話,客家話是唐朝的京都話,還有說南人多晉語,如果這假設是對的,那麼從唐詩、世說新語應該會找得到用法。是不是真的不知道,但唐詩的確很多和現在客、閩語相同的語法。要作整合性量性研究,那是學院的事。已經和政治行動無關。
  二、詩經是上古時代惟二的文學大成。我看很多先輩都是引用詩經文字,特別是召南,周南於是投入一番,好像真的有那麼一番道理。如果懂一點日語,韓語,客語,粵語,還能看到語音化約的痕跡。尋字者不該執著於台語且一字一音的思維。
  三、論者有云上古或遠古音,字沒有音調,調隨心轉。或云:語尾也不是絕對,管見以為可采,台語只是其中一支脈胳。嘴巴說別人研究漢字者充滿大漢沙文義,自己卻執著於自己的腔調,這種學術訓練如果真的是名校所教,那麼該打屁股。

  主要找尋的方法:

  一、確定意義
   ㈠是本義還是引伸義?同音字彙有那些?會不會是其中一個。
   ㈡現有官話同義字為何?
  二、韻母處理:
   ㈠有「阿」結尾的去阿看看。
   ㈡元音彼此轉換找尋是否有同義字。特別是同「聲符」的。
  三、聲母處理:
   ㈠原則:比較兄弟語言,確認尾音為何。不容許尾音,僅容許清濁轉換。
   ㈡例外常見者
    ⒈K-H-G-N組,彼此轉換。
    ⒉T-D-L-N組,彼此轉換。
    ⒊無聲母者,補聲母
  四、尾音處理
   ㈠原則:比較兄弟語言,確認尾音為何。不容許尾音n, ng, m, p, t ,k口語和備選字間相異。
   ㈡例外:
    ⒈n-ng, m彼此可以轉換。
    ⒉無尾音者,補尾音。
  五、備選字:
   ㈠國語同義字
   ㈡就坊間網路所有學者獨立研究者找出了什麼字?剔除「意義」牽強者。找不到意義找造字原理,如「淆」就是這樣找。
   ㈢就指涉事物,推測部首,翻字典該部首,一個字一個字確認念法,念法對了確認意義。
  六、確認:到音義皆合的形聲字
   ⒈去部首,留聲符。看看成立不成立。
   ⒉用拼音輸入法,就聲符部分輸入音標,看看跳出什麼詞彙。

  上古多字多音是常態。經中古大量造字才幾乎一字一音。學習台語,焦點要放在「字」要怎麼念,但前提要能先破除口音的障礙,找出分化的主脈。聲符是其「鑰匙」

  這樣的方法,找起來好像蠻好的。目前確認有幾個主要脈胳:

  子音:ts組,mv組,kl組,三個雙子音。及ng組,nt組。
  母音:幾乎都可以互換。阿結尾都通常本字要去阿音。雙母音可以拆。oa組,iu,eo組,i-ai組可以互換。但不是亂換,還是要看聲符。

isil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鼻音亂亂變。語言隨時在變,韻書所寫只是反映部分真實,實際上什麼都在變。

一、n和ng變

isil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、推測變化

isil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